第4章
2008年,对苏玲而言最大的事是帮助社团里第八位妈妈找到孩子。社团里的妈妈来了走走了来,前前后后有两三百人,但坚持到如今的只有苏玲、小武妈妈和朵朵妈妈。
她们青春不再,看惯了多少撕心裂肺,也见证过欣喜若狂。如今再上路,她们三个必然两两结对同行。
还有一个人一直都在,刘邵海警官。现在成立了打击拐卖人口的专科,刘邵海是科长,每周五下午三点,苏玲必会到他的办公室。刘邵海如今40岁,丧偶后独自带着13岁的女儿生活。
“才来?我今天一看表过了一刻钟,吓我一跳。”
“承蒙您多关心。”
“这么些年,您来得比那挂钟都准时,一看见您,我就知道周末来了,该带着我丫头去补课了。”
“有一天我不来了,可能是找到童童,又或者我死了。”
“您这话说得太满。人生在世总得经历些什么,坏的咽在肚子里,当排泄物排出来。对不起啊,我可能说得有些具体了,就这意思,坚持和钻牛角尖还是两个意思。你活得精神百倍,童童一回来,看着自个儿的妈年轻貌美的,多好,你现在就想着儿子回来那天的喜悦。”
苏玲却不言语。
“怎么,没这个自信?”
“当然有!”
“必须嘛!”
刘邵海给苏玲塞了1000元,这是他第5次给社团捐款。苏玲仔细想着该怎么表达,却始终词不达意。
“快回吧,有了消息我保准第一个告诉你。”
12月的一天,刘邵海突然接到拐卖童童的主犯落网的消息,苏玲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周二的日子她都会在火车站蹲点。刘邵海在候车大厅寻人如沧海一粟,只好随口问了一句年轻保安,没想到那保安竟热情为他带路。
“你认识苏玲?”
“苏姐资历比我都老,没人不认识她,人在那呢。”
果然苏玲正和值班室的师傅说话,她好像有感应似的向这边望过来,今天气色正好,犹如28岁时的她。
在去总局的路上,苏玲一声不吭,8年的所有期待和失望,所有的折磨和安慰,可能就在此做个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