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 第197章 特制科

第197章 特制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按官职来讲, 林立文是需得按例上朝会的。

只是一直以来,永兴帝都是命林立文“主农事,育良种, 修田器。”

这些年来,林立文也确实一门心思的全放在种地上。甚至他在京城所待的时间甚短, 大部分时候, 林立文都是被外放去到各府州, 负责某种农作物的种植和推广。

所以朝臣们也习惯在朝堂上见不着林立文了,此时猛不丁的瞧见他出现在这朝堂上时, 好些人心中还很是惊了一把。

一些朝臣们更是暗地里猜测,莫不是那位林大郎外放的去处给定了?

可到底定的是哪一处?最要紧的是,为何在这之前, 他们竟是连一丁点的消息都未曾收到。

好些朝臣们此时脸上的神色都很是凝重, 因为事先一点消息都没能探知这点, 甚至比起林大郎被定去别处更让他们感到惊慌……

然就在众朝臣们内心猜测不断时,只听得林立文站出来言道, 他恳求圣上开设官办农学,并为农学设置特制科。

特制便是特别科。

如医学便是时下特别科目的一种,太医署里各官员选拔时,各医者就是按照特制去参考的。

只是林立文这话一出来,满朝堂震惊, 甚至当即便有朝臣对此提出反对。

可林立文早就有了准备。

更准确一点的来说,这件事情林立文已经准备了很多年。因为林立文很清楚,将农学设置为特别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尽管有史以来, 统治者皆主张重农, 以农为本。但实际上, 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 以及征收来更多的赋税,强大国力。

而在这之前,也就是永兴帝单独召见林立文的那一次,林立文便对着永兴帝恳求了。

他当时再次言道:“臣一人之力,终究太过渺小……”

林立文还言道,他越是去到各地教授当地百姓稼穑一事,便越发觉得他一人之力过薄。

此刻,面对这些朝臣们,林立文所要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林立文便提起水稻,他言道当初在京中那几年培育良种,虽得一抗倒伏良种。但实际上,结果却并不让他满意。

因为京中气候寒冷,水稻不比小麦,它更适宜温暖地区种植。所以若是气候合适,未必不能培育出真正的一年两季,甚至是三季的水稻出来。

只是很可惜,就他一个人,实在是分身乏术。

但若是当时能多几个“林大郎”,说不准现在一些气候温暖的南地,早就种植上了三季稻。

一年可收三季的谷子,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这便等于从此以后,百姓人人家中皆有万千余粮,皇朝国力也将大增……

这世上最多的是什么,是种地为生的百姓。

有道是“民富国强,众安道泰”。(1)

林立文这时还又突然问道:“诸位可知,茶树幼苗期需多长?”

这话问出来后,好些朝臣们便皱眉。

他们虽喝茶,品茶,甚至对各茶叶的产地,品级上的分辨,乃至于茶叶的价值,每年收来的赋税,与游民民族交易时的情况等等,都很是清楚。但实际上,好些朝臣们对茶树种植上的事情,却不甚了解。

当然,也并非人人都不知道。

哪怕之前他们不清楚,但林立文这不是才从益州负责茶树种植回来么?他之前送达的文书,永兴帝可是让一些朝中重臣们瞧过的。

便是未曾能瞧见文书的朝臣,也能根据林立文在益州的时间推算出来。

可显然,林立文要问的还不止是这个。

后面林立文又问了好些关于茶树种植上的事情,于是即便那些瞧过文书的朝臣们,一时半会也答不出来了。

然后他们的脸色也越来越不好看。

毕竟能站在这朝堂上的人,都是一群聪明人。他们对于林立文接下来要说的,此时也都提前预测到了。

果然,接下来林立文便说道:“诸位大臣都知晓茶叶种植能带来的利益不小,可我皇朝疆域这般辽阔,适宜种植茶树之地众多。便是我一刻不停歇的去忙碌,单只我一人,又能负责多少地方的茶树种植呢?”

再者茶树种植到成年期,往后便不需要再管理了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