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春秋当暴君 > 第903章 整戈待旦

第903章 整戈待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

晋军的防备力量和攻城器械,解释现在春秋时代仅次于灵国的强大工业。

光是飞鹰军来报所述的晋军铁盾军就难以被子弹打穿,更何况还有那种高机动性的战弩,克制飞鹰军也是一绝。

晋国果然也是考虑到了飞鹰军和火龙军的特殊性,针对其军队特性研制除了这种军械。

只是太过笨重。

当然,对于十几万晋军来说,这也不算什么,

即便是用人堆,全部堆到城池底下,都能不用架设云梯登上城墙。

……

大战一触即发。

整个灵国都在紧绷的状态之中。

西楚郡从西沉至同舟,大量的边境庶民都在向南方迁徙。

很多人去了湖下和江东,

只留下军队必用的资源,这也是为了避免万一被破城之后,灵国能及时的做出反击和反应,不至于损失庶民。

徐灵爱民如子,

几次战争,即便敌军没有攻破城池,他都迁徙了很多庶民去南方。

这当然需要付出大量的财力物力,然而,这都是有必要的。

同舟沂霸正是如此。

只留下了军中甲士,庶民百姓纷纷离开。

只有几个同舟县的豪族还留在此处。

灵国虽然没有氏族,但这二十年来,豪族倒是出现不少。

改革发展经济,势必会诞生很多富豪出来。

因为上升通道多了,原本仅仅是贫农三代的庶民,也一跃成为了如今的一县首富。

而氏族是好几代人都是富豪,几代人的积累,家族延绵不息,当然就会诞生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氏族子弟,目中无人,视民如草芥。

对于这种富一代豪族。

族长都是从贫农经历过来的,自然知道穷人农民的不容易。

对待民众自然要爱戴许多。

这叫不能忘本。

而且,即便有那种发了财就忘了本的豪绅,各县的县府也不会轻易放过,使用大灵律好好治理一顿,没人敢反抗法律的力量。

这些豪族并没有离开沂霸,

而是留在了这里,

出钱出力,帮助军队开道运输粮饷,甚至还出了很多力气帮助边境人民南迁。

几个县府压力骤减,

这种功德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下来的。

国君曾说过一句名言——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这是国君送给灵国新晋的各地豪族人士,他们大多数人都是贫农甚至无产阶级出身,自然很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而县府压力减弱,对于军资后勤的筹备就能分出更多的精力来照料。

留在沂霸城的五万多甲士,各县通力合作,前后运送来了数十万石粮草和各种物资食物。

吴国越国的联军见到这种阵势,

乾和张翔二人皆是满怀震撼,

这就是灵国的国力吗?

能在短短时间集结那么多物资上前线,这不是任何一个强国可以轻松做到的。

要知道,即便是最强大的一线强国,数十万石粮草,都要砸锅卖铁,甚至还要冲破各种阻力,才能勉强办到。

这需要集合国君本人所有的可用力量和亲信,

并且说服各种政敌和身在关键位置的臣子,让他们配合工作,才能达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